經過四年大學的學習,從去年年底,我在指導教師黃遠龍老師的輔導之下,開始進行《從國際法看我國的人權保護》題目的畢業論文的撰寫。幾個月來,經過辛苦的工作,終于完成了畢業論文的全部撰寫工作,從中體會到科學研究工作的艱苦,也深刻地認識到了要想真正地寫好一篇論文必須認真地收集資料,仔細調查研讀所收集的資料,并從中找出法律法規中所存在的問題,然后分析問題,最后才能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而才能寫好一篇論文。 寫論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各個階段都會出現的問題,總結起來,下面幾個方面是值得注意的: 一是要有問題意識。首先,整篇文章要研究的問題是什么,其次,各個章節要研究的問題是什么,最后,章節中各個小點要研究的問題是什么。在沒有找到問題之前,一切的研究都基本是浪費時間的。即使不是浪費時間也是低效率的。作為研究的第一步,就是找到問題。這個問題必須具體、明確,而不是大的問題。許多人寫的文章之所以像教科書,就是因為沒有找到問題,不知道改圍繞哪些點展開。沒有“問題意識”地找材料、看材料,只能是很膚淺地看到哪里算哪里,而沒有辦法主動深入。找到要研究的問題本身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從這個意義上講,開題報告的重要性被絕大多數人忽視了。如果真正把開題報告做好了,知道自己要研究的東西是什么,那么很多問題其實很好解決的。 二是要有歸類意識。如果讀完一篇文章沒有留下任何東西,那是基本是白讀。一方面,下次自己要用的時候還是得重新看一遍;另外一方面,等自己要用的時候可能已經記不起來是在哪里看到了。所以,按照一定的方法對文章進行歸類整理非常重要。這個重要性越到后面越強。前面可能資料很少,自己都能記得住,等到資料多了,時間久了,自己就會忘記前面的了。 三是要有讀者意識。文章是給讀者閱讀和審閱的,所以很多時候必須以讀者為導向。自己懂了固然重要,但是讓看文章的讀者也懂了更加重要。這就要求明確文章的問題點,圍繞問題點以一定的邏輯順序展開論述,而不是簡單地堆砌;要以讀者能夠理解的語言展開論述,而不是刻意用一些專業術語;盡量做好材料的注釋和解釋工作,讓讀者自行去判斷資料是否可信。自己必須是自己的第一個讀者。如果自己讀起來都覺得有些別扭,有些不順,那么別人讀起來肯定更加不知所云。 通過對這篇論文的選題、收集資料、調研、學術交流、撰寫大綱、修改論文稿、外文翻譯等過程,我有許多收獲。 通過論文的寫作和各種附件的寫作,我的文體格式運用能力有不小的提高。聯合大學對畢業論文的格式要求采用了國家標準,這對我們今后在工作崗位上如果需要撰寫公文打下了基礎。天下的文章,沒有比公文更規范的。古今中外,對公文的寫作都有一套較為嚴格的規定,隨著時代的前進,規范的程度日益提高?,F今我國黨政公文的規范已經十分成熟,十八種公文文種、十七八類公文標識,秘書人員必須練就十八般武藝,熟諳每一類公文的文體特征、寫作大要、格式要求和用語特點,才能寫出規范的公文。 寫論文給我帶來的最大收獲還是在本論文研究領域內的專業問題。我的論文題目是從國際法看我國的人權保護,在沒有著手寫這篇論文之前,我對國際上和我國的人權保護不說一無所知,也是知之甚少,認識十分有限,只簡單的了解人權是滲透在生活各個層面的熱門話題。但是隨著論文寫作的開始,我對人權的認識也逐漸全面而深刻。 通過資料的搜集,我了解到人權概念是在17~18世紀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提出來的。荷蘭法學家格老秀斯在其著作《戰爭與和平法》一書中,首次使用了“人的普遍權利”和“人權”的概念。其后,許多學者都就人權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偨Y起來,人權是指人依其本性在社會中所應享有的、政府應當加以保護并不得侵害或剝奪的、個人的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基本權利和自由。 國際法上人權規范的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人權問題才全面進入國際法領域,成為現代國際關系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在聯合國主持下,通過和制定了一系列有關人權問題的宣言、決議和公約。內容涉及人權問題的各個方面。從而使人權的國際保護成為現代國際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的人權立法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以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為中心,將中國所締結或參加的有關人權問題的條約轉化為國內法上的個人能直接享受到的權利,并通過行政、司法等國家機關保證實施,使人權國際保護方面的內容能在我國國內最終得到實現。中國以世界7%的耕地養活著世界上22%的人口,中國每年凈增1500多萬人,中國政府要向他們提供糧食、住房、受教育和就業的機會,中國政府較完善地解決了這一艱巨的任務,這是中國對世界人權事業的重大貢獻。最后,我國加強了對人權工作的監督、檢查,侵權行為要受到制裁和進行賠償,我國還在不斷普及人權知識,提高人權意識、使尊重人權、保護人權成為公民的自覺行動。同時,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和生產資料公有制能夠保證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將會日益擴大,人權狀況將會不斷改善。 畢業論文是法學專業知識積累的體現,反映了個人學術成果的水平。通過畢業論文的撰寫工作,實際感受到科學研究工作的具體步驟與方法,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鍛煉的機會。畢業論文是大學學習的最后一個環節,這項工作的完成意味著大學學習生活即將結束,但是大學生活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學習生活的結束。整個論文的撰寫過程讓我學會了在這個知識更新日益加快的時代,怎樣高效率地學到自己所需的知識文化。 |